小小球囊,撑起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江杨)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顺利进行透析的基本保障,因而有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之称。然而,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生命线”被反复穿刺以及血管钙化、血栓形成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动静脉内瘘狭窄,若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导致内瘘血管闭塞。传统开放手术虽能解决问题,但创伤大、恢复周期长,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记者今日从长沙市第四医院获悉,该院肾内科医疗团队施行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成功拯救了一名七旬患者岌岌可危的血管,为血透患者带来了福音。
据介绍, 73岁的王爹爹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周2次规律到当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然而,近半个月以来,王爹爹的血液透析过程流量严重变差,原本4小时的透析时长,现在仅能维持1小时,有血管闭塞的风险,王爹爹的家属立即将其送至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肾内科就诊。
肾内科罗志谋主任医师、武蓉副主任医师、蒋亚芬主治医师对王爹爹进行了评估检查。他们发现,王爹爹的动静脉内瘘震颤明显减弱。完善彩超检查后,确定了其动静脉内瘘血管有严重狭窄。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内瘘闭塞。但因为王爹爹年龄较大,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若开展传统手术,不仅创口大,而且会损失宝贵的血管资源,患者本人及家属均害怕传统的开刀手术。
肾内科医疗团队经过讨论后决定为王爹爹施行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该手术创伤小,无需插入临时管过渡,术后恢复也快。得知可以微创手术后,王爹爹及家属欣然同意了手术。
手术由肾内科团队合作完成,全程历时1小时。术中,罗志谋根据王爹爹的病情,精准选择穿刺点,并顺利置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球囊到达狭窄点。经过多次扩张,动静脉内瘘血管的狭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狭窄消失后,血流瞬间大幅增大,且局部没有形成血肿。
术后,罗志谋借助超声检查,确认王爹爹狭窄血管内径已经明显扩大,内瘘震颤相较于术前更为强烈。当日下午,已经3天未进行血液透析的王爹爹顺利完成了血液透析。
第二天,王爹爹就可以出院了,其家属赞不绝口:“这么小的伤口,就能延长我父亲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且当天就能正常进行血液透析,大大减轻了开刀手术后的痛苦,这对血透患者来说,简直就是福音啊!”
罗志谋介绍,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是在超声或者DSA(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穿刺血管,置入导丝,再沿导丝将高压球囊送至血管狭窄病变处,然后使用压力泵打开球囊,将狭窄栓塞的病变扩张开。这是目前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核心技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此手术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还可重复操作,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血管资源。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