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分之一奇迹!长沙医生上演“镜像版"心脏手术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杨贵红 沈媛 实习生 杨淅茹)在心脏长在右侧的“镜像世界”里,一颗脆弱的心脏顽强跳动了11年。她是全球发生率仅百万分之一的“镜面人”,同时合并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果进行手术,解剖结构如同“迷宫中的镜像”。今日,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该院心胸外科成功为因贫困延误治疗的11岁女孩小艳(化名)实施了高难度根治手术。

  小艳出生时即被发现心脏杂音,基层医院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小艳口唇紫绀、经常步行不能超过500米……生长发育远落后于同龄人。“孩子跑几步就喘得嘴唇发紫,我们却没有办法”,父亲回忆时仍眼眶泛红。直到今年,家长带着小艳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就诊,一场生命救援迅即启动。

  内脏完全反位是指所有内脏的位置与正常位置呈镜像反转,就像在照镜子一样,多数患者无症状,也有伴有其他畸形的情况;右室双出口是一种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为主动脉与肺动脉均重右心室发出,左心室仅通过室间隔缺损与右心室连通,这种畸形会导致动静脉血混合,影响全身氧供,引发口唇青紫、杵状指、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个孩子心脏畸形比较复杂,但更特殊的是其内脏器官呈完全镜像反位——心脏位于右胸腔,肝脏在左侧。手术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心脏本身的复杂畸形,还要克服因器官位置反位带来的操作困难,常规的手术经验和解剖认知在此时都难以完全适用,每一个操作步骤都需要更加谨慎和精准,以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脏器,手术难度呈几何级倍增。”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罗金文教授坦言。

  面对复杂病情,罗金文教授团队牵头启动多学科协作(MDT),麻醉科、体外循环团队、影像科、B超室、监护室及手术护理团队等专家反复研讨:从术前影像学精准评估,到手术方案定制;从麻醉管理,到体外循环预案……每一步都在打破“常规”,为手术安全筑牢防线。

  历经6小时精细操作,手术团队克服了凝血功能障碍、异常血管分布导致止血困难等危机,最终成功建立左心室-主动脉正常血流通道,顺利完成“右室双出口矫治+房缺修补+肺动脉狭窄矫治+动脉导管结扎术”,在反向解剖结构中精准重建心脏功能。

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罗金文为小艳检查。医院供图

  然而,手术的成功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监护和康复同样至关重要。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了24小时的密切监护和精心护理,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各项生命体征趋于正常,顺利度过了术后的危险期。

  同时,考虑到患儿家庭因医疗救治负担沉重,湖南省儿童医院积极联动慈善基金,为其申请救助支持,缓解经济压力。从诊疗方案制定到费用帮扶,心胸外科医疗团队用技术与人文关怀,为这个家庭重启希望。

  罗金文表示,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大约是1%,其中90%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所以建议孕妈妈们,在孕期发现胎儿有先心病的情况下,到有先心病专业救治的医院来进行相应的咨询。此外,需特别注意的是,先心病若拖延时间过长,可能会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导致治疗难度大幅增加。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先心病症状,应尽早前往专业医院进行诊断和干预。

【作者:徐媛】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