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X光也能做手术?当怀孕撞上胆管结石,医生用“绿色手术”为孕妇零射线取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陈银芸 胡薇华)当怀孕4个多月的涂女士因胆管结石疼痛难忍时,一种不依赖X射线的内镜手术为她点亮了治愈希望。记者从湖南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消化内科三病区吴明浩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孕妇实施零射线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子镜取石术,在避免辐射风险的同时解除了患者的胆道梗阻,用精准技术与人文关怀为特殊群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安全方案。7月30日,孕妇涂女士恢复状况良好,顺利出院。
近日,家住长沙的33岁涂女士怀孕17周时因右上腹持续剧痛就医,被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常规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胆胰疾病诊疗的“利器”,需在X线下进行,这对孕妇和胎儿存在辐射风险,而保守治疗可能加重病情,威胁母婴安全,治疗陷入两难。
面对这一矛盾,吴明浩主任迅速组织产科、肝胆外科、麻醉科、超声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为涂女士量身定制了特殊的治疗方案。
最终,手术团队放弃X线引导,改用胆道子镜可视化操作,采用左侧卧位避免子宫受压,全程未使用麻醉,依靠患者配合并实时进行胎心监测。在30分钟的手术中,手术团队精准完成乳头小切开、扩张、子镜探查取石等操作,全程零辐射、无造影剂,成功解除了胆道梗阻。术后,涂女士腹痛缓解,感染得到控制,胎儿未受影响。
吴明浩介绍,常规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胆胰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因依赖X线让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难以受益。此次开展的无射线胰胆管造影术(ERCP)技术,通过胆道子镜实现全程可视化操作,不仅避免了辐射和造影剂的使用,还降低了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这一技术打破了传统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限制,能让更多特殊患者受益于微创治疗。
“对孕期患者的手术,每一步都需特别谨慎。”吴明浩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胆胰疾病孕妇开辟了安全治疗路径,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更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从传统胰胆管造影术(ERCP)到“绿色”无射线版本,技术的迭代背后是对“个体化治疗”理念的坚守。对于孕妇、儿童或不愿意接受X射线等特殊群体,医疗不仅要解决病痛,更要守护他们的特殊需求。这份考量,让冰冷的器械有了温度,让高精尖技术成为守护生命的温柔力量。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