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获“新生”的父亲又迎来新生宝宝,他“致敬希望英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刘艳)“我刚刚获得‘新生’,没想到同时还迎来了我新生的宝贝女儿,这一切来得太幸福,我要感谢那位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无私奉献!”9月20日,是第11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主题是“致敬希望英雄”。当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正在逐步康复的患者喻先生(化名)来到血液内科报喜。
原来,7个月前,喻先生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属于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唯一能根治的方法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此之前,喻先生的妻子已经怀上了孩子。在他最艰难的时刻,骨髓库终于匹配到了完全相合的供者。妻子鼓励喻先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今年4月,捐献者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医生顺利为喻先生完成捐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喻先生带来了重生的希望。当月,完成移植治疗的喻先生顺利出院。
9月中旬,喻先生的女儿平安出生。这个可爱的小宝宝,为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希望。喻先生常常抱着女儿,回想起自己接受移植的经历,心中充满了对那位陌生捐献者的无比感激。
他特别记得捐献者在信中写下的那句话:“血液在导管里流动,就像听见溪流流向干涸的土地。这份馈赠不掺杂任何的期许,唯愿你重获健康后能继续感受晨风拂面,珍惜这种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如今,喻先生的身体正在逐步康复,他能亲自为女儿换尿裤、洗奶瓶,体验着为人之父的平凡和珍贵的幸福时光。“捐献者不仅拯救了我的生命,更为我才出生的宝宝留住了父亲,守护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喻先生动情地对陌生的捐献者说。
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昕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以及某些遗传性血液病的唯一有效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大多数捐献通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无需手术、无需麻醉,捐献者3至4小时即可完成采集,1至2天就能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累计实现捐献超过2万例,每一例捐献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新希望的重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作为中华骨髓库定点采集与移植医院、湖南省“急性髓系白血病规范化诊疗中心”,每年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200余例、移植100余例,在异基因移植、重症血液肿瘤救治和感染控制方面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确立于2015年,旨在感谢全球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捐献行列。每一位捐献者都是“希望英雄”,他们用无私的奉献,为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重生的曙光。正如喻先生一家所经历的那样,一份造血干细胞,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也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