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走路咳嗽就漏尿,1根小吊带轻松解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5日讯(通讯员 黄凯凤)“每次出门都要先找好厕所位置,随身携带尿不湿,生怕咳嗽或大笑会尴尬。”这是65岁的刘女士近3年来每天都要面对的困扰。作为一名退休后再就业的人员,漏尿问题不仅影响了她的工作状态,更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
一个改变生活的决定:原来是“盆底肌松了”
刘女士三年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漏尿症状,起初只是久坐或行走时偶尔发生,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坐立2到3小时就会出现漏尿,站立行走时数十分钟就会湿透内裤,甚至轻微咳嗽和大笑后也会出现不自主漏尿。“这真的成了我的心病。”刘女士回忆道,“工作的时候总是担心,社交活动也不敢参加,整个人都变得自卑了。”她曾尝试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最终,在了解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陈婵在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面的专长后,刘女士决定前来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陈婵发现刘女士咳嗽后尿道口可见尿液流出,盆底彩超显示“膀胱颈移动度增大,膀胱尿道后角开放”,膀胱轻度膨出(Ⅱ型:膀胱底部下垂至阴道口附近,但未完全脱出体外)。综合评估后,刘女士被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重度)”。
“简单来说,压力性尿失禁就像‘水龙头没拧紧’,当腹压增加(如咳嗽、大笑、走路)时,尿道括约肌无法有效关闭,导致尿液漏出。”陈婵解释,这种疾病常见于经产妇、绝经后女性,因怀孕分娩、年龄增长导致的盆底肌肉松弛是主要诱因。
一根小吊带,发挥大作用
考虑到刘阿姨的症状已严重影响生活,且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陈婵建议她接受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
“很多患者一听‘手术’就害怕,但TVT-O是目前治疗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陈婵介绍,手术通过在尿道中段下方植入一根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吊带,像“吊床”一样支撑尿道,恢复其控尿功能。整个过程仅需在阴道前壁和闭孔区做2至3个小切口(约0.5厘米),创伤小、出血少。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仅住院两天就出院了。

“现在走路不漏尿了,出去玩也不用担心找厕所的问题,”术后复诊时,刘女士欣喜地表示,“手术效果真的很好,解决了我的心病,出去玩和工作也不用再担心了。”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进行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或提重物等增加腹部压力的活动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漏出。这种现象主要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在女性中尤为常见,尤其是经历过生育、更年期或盆腔手术的女性。
如何评估严重程度?临床上通常将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三级:轻度,仅在剧烈压力下发生(如咳嗽、打喷嚏);中度,在中等压力下发生(如快速行走、运动);重度,在轻微活动时甚至站立时发生。刘阿姨的情况属于重度,即使轻微咳嗽和大笑也会出现漏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如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盆底康复治疗(无需手术):如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等改善;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是更有效的选择,通常建议进行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手术,微创解决漏尿烦恼。
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术式之一。其手术原理是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一条特殊的聚丙烯吊带,形成一个支撑结构,在腹部压力增加时提供抵抗,从而防止尿液不自主流出。其技术优势有确切的效果,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微创恢复快,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通常仅需2天);并发症少,相比传统手术,大大降低了膀胱损伤等风险;长期效果好,吊带与组织融合性好,提供长期支撑;费用相对亲民,经济有效。
“很多患者以为‘年纪大了漏尿正常’,其实这是病,及时治疗完全能改善。”陈婵提醒,压力性尿失禁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如果您或家人有以下情况,不妨放下顾虑,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帮助,早日就诊:打喷嚏、咳嗽、大笑、运动时漏尿;提重物、爬楼梯时漏尿;排尿后仍有“尿不尽”感(但无尿频尿急)。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