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还在说话,下一秒话就说不清了!今天是“世界卒中日”,医生建议做好“三级预防”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唐国英 陈思思)“前一秒还在和我说话,下一秒突然手就抬不起来了,话也说不清楚……”深秋的医院急诊室里,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被大家俗称为“中风”的脑卒中,正以“高发病、高致残、高复发” 的特性,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已达2.6%,令人揪心的是,18至45岁青年卒中患者占比已攀升到8.7%至13.2%。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湖南省财贸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雯表示,脑卒中不仅会夺走健康,更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但别慌,只要做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这三道防线,就能大大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一级预防:把风险“拦在门外”

  杨雯介绍,一级预防就是“打疫苗”,核心是在脑卒中发生前,提前管控危险因素,从源头避免疾病找上门。国家卫健委建议,35岁以上、只要有1个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都要定期做脑血管病风险评估。先搞清楚哪些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年龄增长、性别差异这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以及抽烟、喝酒、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等习惯,都是能通过努力控制的“可防因素”。具体怎么做?记住两点:

  把健康生活方式“刻进日常”:首先是吃对饭,主食里全谷物(比如糙米、燕麦)占1/3;每周吃红肉(猪牛羊)不超过500克,加2至3次深海鱼(补充Omega-3);每天至少吃350克蔬菜,其中深绿色、红色等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每天喝1500毫升至2000毫升水,盐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少喝含糖饮料。其次要动起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跳舞、打球都可以;上班别久坐,每小时起来活动5分钟,每天久坐时间不超过6小时。此外,要戒掉坏毛病,烟要彻底戒,酒尽量不喝;体重也要管好,体质指数(BMI)维持在18.5至23.9之间;保持规律睡眠,尤其是不要熬夜,别总焦虑、生气,情绪稳定对血管健康特别重要。

  为慢性病做好“精准管控”:定期体检是关键,注意监测测血压,定期查血糖、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每年做一次颈部血管彩超,看看血管有没有斑块。此外,要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要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一般人的血压<140/90毫米汞柱,高危人群的血压<130/80毫米汞柱),别擅自停药;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关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也得盯紧,避免“空腹正常、餐后飙升”的隐形风险;血脂管理别忽视,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要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必要时遵医嘱吃降脂药;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都是增加卒中风险的“坏指标”,要注意控制饮食,多吃蔬菜,必要时用药物治疗。

  二级预防:不让卒中“卷土重来”

  二级预防就是“防复发”的关键。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病因分型”,比如是血管狭窄导致的,还是房颤引起的,再制定个性化方案,形成“评估—干预—复查”的闭环。

  62岁的张女士去年突发缺血性脑卒中,康复后总担心再犯。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脑卒中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高血脂。医生让张女士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并且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脂。更重要的是,张女士发病时,家人第一时间用“卒中120”原则判断,确认异常后,家人立刻送她去医院,医生迅速完成了静脉溶栓,为后续康复打下了好基础。现在,张女士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再也没发生过脑卒中。

  杨雯提醒,有脑卒中病史的人千万别擅自停药,突然停药会让复发风险飙升3倍以上!患者还可以在手机里存上患病信息,或者随身携带急救卡,注明病史和用药情况,万一出现不适,能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三级预防:康复护航,帮患者“重获新生”

  三级预防主要聚焦脑卒中后患者的功能恢复,目标是降低致残率、回归正常生活。脑卒中之后进行“急性期救治—恢复期康复—长期管理”的全链条体系,让患者从病床走向社会。

  48岁的王先生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术后一度觉得“这辈子完了”。湖南省财贸医院康复团队根据他的情况制定了方案:急性期病情稳定尽早开始床边康复,恢复期加强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和心理疏导,出院后医生定期随访调整康复计划。如今半年过去,他已能独立行走,还重拾了书法爱好。

  杨雯表示,脑卒中患者发病48小时后就能启动早期康复,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如果患者有吞咽障碍,要先做吞咽评估,避免吃饭喝水时呛到引发肺炎;有语言问题的,可通过“看图说话”“跟读训练”慢慢恢复;家人也要多鼓励患者,别让他们因害怕失败而放弃康复——很多时候,坚持训练就能看到进步。

【作者:杨云龙】 【编辑:肖彪】
关键词:世界卒中日 湖南省财贸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