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以精湛技术护佑生命,普通外科“不普通”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纪娜 彭倚)提起普通外科,很多人可能只闻其名、不知其详,甚至以为它“普通”无奇。实际上,它是覆盖多类常见疾病诊疗的学科,而真正优质的普通外科,更藏着不一般的实力与温度。

  在长沙,就有这样一个“不普通”的普通外科——它不仅是湖南省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也是长沙市重点学科。在这里,医护人员以扎实的专业能力、有温度的细致关怀,赢得众多患者的信赖与好评。这就是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

  快速发展,普通外科不断发展壮大

  94岁的焦奶奶在生日前夕,突然出现便血及腹部疼痛,偶尔还出现全身乏力,起初她以为是普通的肠胃炎,但是经过药物治疗不见好转。随后,焦奶奶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胃肠外科(普通外科二病区)就诊。检查证实她患上了直乙交界处肿瘤,且肿瘤已堵塞肠腔,伴有出血。唯有根治性手术才能帮老人解除疾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续生命。

  但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死亡率很高,尤其是为90多岁的肿瘤患者实施如此大的手术更是巨大的挑战。而且,老人还有20余年冠心病史,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黑变病、高血压病3级(高危)等19种合并症,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这对手术医生而言,是一次重大考验。

  在副院长、胃肠外科(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刘杰锋的带领下,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为焦奶奶实施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尽可能降低手术创伤。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焦奶奶在手术后恢复很快,顺利康复出院。

  这次高难度的手术成功,不仅为焦奶奶带来了生的希望,也展现了医院在疑难重症救治方面的技术实力。

  从获评省级重点专科(市州级)建设单位、长沙市普通外科学重点学科,到依托科室设立长沙市消化外科研究所、腹腔镜微创(普外)质控中心、肝胆外科质控中心;从担任湖南省腹腔镜联盟、肝胆胰联盟、肝癌多学科诊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到入选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筛查科普基地……多年来,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在技术深耕与学科建设中持续精进,硕果盈枝的背后是始终不变的务实坚守与匠心追求。

  潜心钻研,精湛技术让患者连连点赞

  前段时间,82岁的唐爷爷感觉到上腹部隐隐作痛,以为是胃病,居家观察多日,腹痛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于是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普通外科三病区)就诊。经检查发现,唐爷爷患了胰腺颈部肿瘤,且侵犯了邻近门静脉。

  肝胆胰脾外科(普通外科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王文儿带领团队仔细研判病情,逐帧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最终确定手术方案:腹腔镜下联合门静脉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认为是普通外科难度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切除范围广,还需要进行胰肠吻合等三个消化道吻合。如果肿瘤侵犯了其他脏器和血管,还要联合脏器切除、血管重建等手术步骤,解剖复杂、风险更高。而此次手术是在腹腔镜下开展的联合侵犯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则是难上加难,需要在腹腔镜下精细分离、切除肿瘤侵犯的大血管并精准吻合,要求手术医生有丰富的胰腺外科手术经验和高超的腹腔镜下操作技术。

  详细评估唐爷爷的身体条件及手术、麻醉相关风险,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王文儿主刀,肝胆胰脾外科团队紧密配合为唐爷爷施行手术,术中还创造性地应用脾静脉近心端与左侧肾上腺静脉相吻合,预防性避免术后左侧门静脉高压的风险。相比以往,此类手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手术耗时8个小时,在腹部开了5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一天,唐爷爷笑容满面地下床活动了,对肝胆胰脾外科团队的医疗技术水平赞不绝口。

  一直以来,普通外科紧跟医学发展潮流,不断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早在上世纪90年代,普通外科就在长沙市市级医院最早一批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并逐渐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腹腔镜胆道造影、肝囊肿开窗引流等常规手术,并于2011年起成功开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TEP、TAPP)等手术。目前,普通外科可以常规开展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腹腔镜胃癌根治、腹腔镜甲状腺癌根治等高难度手术。

  积极创新,成为“学科全覆盖、诊疗有特色”学科

  从传统开腹到精准微创,从单兵作战到多学科协同,普通外科这支始建于1956年的“老牌科室”,近年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蜕变。聚焦“微创化、精准化、多学科协作”核心战略,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科室蝶变为拥有四个病区、七大特色亚专科的综合学科,在肝胆胰脾外科、胃肠外科、肛肠外科、乳腺甲状腺、疝外科、介入血管外科等领域形成鲜明优势,微创手术占比高达75%,成功将代表普外科顶尖难度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复杂血管重建等手术变为“常规操作”,为众多曾被视为“手术禁区”的疑难重症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科室人才济济,有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此外,普通外科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实力雄厚,近5年科室承担省、市各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两本;多次获得长沙市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学科本色:技术立科,人文立心

  “长沙市工人先锋号”“长沙市优秀青年文明号”……一项项荣誉,不仅是对普通外科团队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其“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见证。

  学科所在党支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经常性前往望城区靖港镇中心卫生院、乔口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义诊、业务指导等主题党日活动,为当地群众带去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同时注重帮助基层医生提升诊疗能力。

  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结直肠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科室注重将健康预防的理念传递给大众。每年数十次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科普活动,讲解早期症状、高危因素,手把手教大家正确使用粪便潜血检测试纸,为居民提供免费初筛服务,仅去年就筛查出高危患者200余人次,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跟踪指导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真正将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

  科室还创新性地将“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与“卓越服务”深度融合,为患者打造个性化的康复体验,近一年来,开展中医特色适宜技术患教课堂60余次,为医患沟通创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发展,普通外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注重内涵建设,重点提升学科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亚专科特色。对于普通外科的未来发展,医院计划把普通外科培育成有一定规模、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成为“学科全覆盖、诊疗有特色”的一流普通外科,成为医院的一张靓丽名片。

  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正以昂扬之姿,在技术创新中攀登高峰,在科研探索中破解难题,在服务优化中传递温情,为“健康长沙”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作者:杨云龙 纪娜 彭倚】 【编辑:杨云龙】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