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飞狗跳”到“岁月静好” ——新开铺街道长沙机床铸造厂宿舍区蝶变记

相链区块链

  洪虹

  曾经,一楼居民养鸡,三楼邻居在楼下走路踩到鸡屎,一路骂上楼;曾经,停车纠纷不断,有人悄悄给堵路的汽车轮胎放气;曾经,邻里因楼道堆物争吵不休……如今,这些场景在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新开铺社区的长沙机床铸造厂宿舍区(以下简称“长铸小区”)已成为历史。

  这个建于1992年的国有企业老旧小区,自企业破产改制后,基础设施逐渐老化,长期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2020年起,借助中央和省市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长铸小区开始了蜕变之旅。特别是在2025年“党建聚力·和美星城”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行动的深入推进下,小区实现了从内到外的美丽蝶变。

提质改造后长铸小区焕然一新,网红墙迎来不少人打卡拍照。均为新开铺街道办事处供图

  民意导向 党建引领问计于民

  酷热的夏日,走进长铸小区,迎来的却是沁人心脾的舒爽。

  高大的香樟、枫树下,道路干净清爽,停车线内车辆整齐停放,房子虽老旧却也收拾得整洁。几位老人正在崭新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孩子们在绿荫下追逐嬉戏。微风袭来,树叶沙沙作响,一片岁月静好的模样。

  谁能想到,这个小区,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往。

  建于1992年的长铸小区,共有14栋28个单元372户居民。2007年企业改制,2019年正式破产,随后于2021年4月移交给新开铺社区管理。

  “厂子倒闭前困难了很多年,差不多十几二十年都是拖欠工资的状态。”长沙机床铸造厂留守处负责人、长铸小区党支部书记任伟坦言,厂子倒闭后,小区就越发破烂凋敝了。

  开裂的围墙、凌乱的电缆、气味扰民的垃圾站、随处堆放的杂物、乱停乱放的车辆,甚至不少居民还在小区里养起了鸡鸭,种起了菜……居民埋怨投诉不断。

  “11栋两户的争吵最有代表性。”任伟回忆,一楼的一户在楼下杂物间养了十多只鸡,时不时放出来。3楼一户的居民下楼走路,一不小心就踩到鸡屎,于是从一楼骂到三楼。

  从环境到民心,小区提质改造迫在眉睫。

  2020年5月,新开铺街道采取“街道统筹、社区引导、单位主导、居民参与”模式,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如何改?“小区是大家的,首要肯定是问计于民。”从街道到社区再到小区,大家统一了认识。

  很快,新开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分组入户,与长铸小区372户居民面对面交流,并组织填写民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居民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改造上。其中,垃圾站改造、道路改造、停车位改造、休闲设施改造等成为诉求集中点。

  如今,低矮的灌木丛变成了清爽的停车位,堆垃圾的土坡改造成小区活动场地,安装了健身设施,还建起了乒乓球活动室。最让居民点赞的是,曾经破烂凋敝的围墙,摇身一变成了满满工业记忆和温情的文化墙,既提升了居住品质,也留住了居民的记忆与乡愁。

改造前的长铸小区破败不堪。

  攻坚克难 党员带头协同治理

  要让小区居民信服,就得从最棘手的问题开始——垃圾站。

  “最开始是一个绿色的垃圾箱,摆在大门口。夏天又脏又臭,很多人打电话投诉,苦不堪言。”任伟回忆道。

  经过两次改造,垃圾站升级为了如今的地埋式。但很少有人知道,任伟每天养护这个家门口的“大家伙”长达5年时间。

  “每天早中晚三次,把小区的垃圾集中清运到垃圾站,然后冲水,打扫……一天大概有10车垃圾,都是自己搞。”任伟说,平常垃圾站的零部件有什么小毛病,能处理的也都是自己直接处理,不影响日常运转。

  笔者来到长铸小区走访当天,长沙气温高达38摄氏度。不是小区居民介绍,丝毫没意识到大门口还有个垃圾站——垃圾站没有异味,外部干净整洁。

  另一个让人头疼的就是小区堆物问题。

  “厂子之前效益不好,大家生活节约,加上一些瓶瓶罐罐又是厂里发的,有纪念意义,更不舍得丢了。”社区党委书记刘端回忆,一些老人把楼道堆满后,又堆在小区的荒地上,不美观不说,健康和安全隐患重重。

  为此,去年街道和社区在小区的一遗留厂房创新性建立“堆物中转站”。对于一些能回收的物品,社区定期安排废品清洁人员上门,帮助居民卖出;对于一些居民们暂时难以断舍离的物品,统一放到“堆物中转站”,中转站按照堆物类别帮居民们保管1—3个月。

  “居民们想拿回自己的物品怎么办?”笔者问。

  “想拿回,要么就是实在割舍不下,要么就是还有实际用处,中转站的门特意没有上锁,大家可以拿回。”任伟解释。

  这一举措,既解决了楼道堆物难题,又满满人情味。2024年长沙文明楼道观摩活动就来到了长铸小区,学习这种创新的堆物管理方法。

  长效运营 党群共治和美家园

  硬件改善了,长效管理怎么办?

  长铸小区探索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可持续路径。

  一直以来,长铸小区不收物业费,只每户月收10元卫生费。在党员带头下,缴费率从原来二三成提高到七八成,年收约4万元。

  通过规范停车位,业主首辆车免费,第二辆、租户及外来车收费,年收停车费约4.2万元。“钱虽不多,但大大减轻了街道社区负担。”街道工委委员邹颖说,环境好了,陪读家长租房增多,租金也涨了,居民间接获益。

  为了节约小区运营开支,任伟和另外两位邻居担起了物业公司的工作。“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扫地,扫到8点多,再开始清运垃圾等其他工作。”

  在“堆物中转站”,笔者看到两张桌子拼起来一个操作台,上面摆满各种维修工具。平时居民和小区里的小修小补,任伟都是自己动手处理。8月19日早上,9栋102户的邻居打电话来说家里的水表突然坏了,他第一时间上门免费修好。

  任伟说,小区良性运转后,大家的矛盾都少了,“一个月次把子纠纷,可能就是漏水或者租户扰民些小矛盾。”

  新开铺社区党委还充分发挥“小铺管家团”长铸分团红色带头作用,每个楼栋通过推荐和自荐的方式选择一名文明管家楼栋长,党员带头,负责文明行为的劝导、邻里纠纷工作。

  从提质改造到如今的共治共享,大家的小区大家建成为共识——

  家住11栋的张浦成,最初对清理楼道堆物极为抵触,谁动他的“财产”他就跟谁急。然而,随着小区提质改造工程的推进,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张爹爹亲眼目睹家园焕然一新,自己也悄然转变——他再也不舍得将堆物乱放,生怕影响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

  在提质改造启动初期,4栋的老党员朱起扬和8栋的余配芝就率先站了出来,主动配合社区和留守处,挨家挨户做邻居的思想工作,耐心解释政策、疏导情绪。尤其在清理楼道堆物引发争执时,朱爹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有效化解多起邻里纠纷,成为小区改造中名副其实的“调解先锋”。

  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长铸小区以“几人坚守、众人共治”的模式,诠释了“党建聚力·和美星城”的基层实践,为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长铸样本”。


【作者:洪虹】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新开铺 天心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