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恩师袁隆平,听到他最后一声叫我“罗呵呵”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留给大家无尽的哀思。就在此前的4月30日,记者还采访过他的学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研究员罗孝和,听他深情回忆跟随袁院士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多世纪的故事。
消息传来,深感震惊。记者担心84岁的罗孝和老师过于悲伤,发短信安慰:“罗老师,今日袁院士远去,举国悲痛。您不要太伤心了,节哀多保重身体!”
当晚,罗老师回信:“谢谢关怀!2021年5月20日16时,我有幸最后拜见了恩师袁隆平,听到了最后一声叫我‘罗呵呵’!感到无比温心!我当时安慰他说一句,‘你可活过百岁!’谁知成最后告别!深感无能为力!”
这条简短的回信,让记者更感悲痛!决心将之前的采访重新整理,以飨读者,致敬为国为民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并从他们身上奋发前行的力量。
杂交水稻研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究杂交水稻50多年,技术持续创新,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屡创高产纪录。比袁隆平小7岁的罗孝和参与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全过程,被袁隆平称为“杂交水稻事业的功臣、三系法的主将、两系法的元勋”。
回忆起与袁老师的初次相遇,罗孝和印象深刻。上世纪六十年代,袁老师以安江农校青年教师的身份,来湖南农学院农学系遗传育种教研室向几位知名教授请教,罗孝和作为教研室的助教参与讨论。
“袁老师当时的研究课题是‘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老教授们认为袁老师是异想天开,很难实现。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与我在北京农业大学所学专业吻合,我们当时年轻好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决心知难而进,跟随袁老师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罗孝和说。
但杂交水稻的研究征程充满坎坷。罗孝和回忆,在袁老师带领下,科研团队经过多年艰苦探索,1972年才育成第一批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第二年才测配出第一批恢复系,从而实现三系配套。然而,最初试种的杂交水稻,杂种优势都表现在稻草上,出现了“谷少草多”的现象,遭到了质疑和嘲笑。
“袁老师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乐观。他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带领大家于1974年选育出了以南优2号为代表的强优势组合。湖南水稻所种植,首次取得了亩产1010.84斤的高产。”罗孝和说,在南优2号的推广中,南方各省均派人来长沙参观学习。1976年更是出现了千军万马下海南制种的壮观局面。从此,杂交水稻迅速从湖南向南方各省推广。
很赞同袁老师总结的成功“八字箴言”
“在跟随袁老师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中,他大胆假设,我小心求证。”罗孝和告诉记者,正是在袁老师的理论指引下,自己把广亲和基因与光温敏不育基因集聚到一起,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籼型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为两系法杂交稻应用起到关键作用。
“我现在还跟着袁老师在搞超级稻研究。”4月30日,头发花白的罗孝和还告诉记者。不想,袁院士今已驾鹤西去。
令罗孝和自豪的是,在跟随袁老师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半个多世纪里,自己获得了两个国家特等奖、一个国家一等奖和一个美国专利。“1981年,国务院颁发‘籼型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袁老师按贡献大小把我排在湖南省的第四名。”
“你们那一辈科学家有哪些可贵品质值得后辈学习?”面对这一问题,罗孝和说自己很赞同袁老师总结的成功“八字箴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知识是基础,比如做水稻育种研究,就需要雄厚的遗传学专业知识。汗水是指研究要全身心投入,循序渐进,沉得下心来。灵感,无论是用赤霉素提升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还是用冷水灌溉培育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籼型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都是灵感在起作用,这是日思夜想下的思想火花。机遇,常常宠爱有心人。”罗孝和说,袁老师还有一点可贵的就是不断学习,到处虚心请教。
“在跟随袁老师奋斗的这些年里,我深深体会到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各级政府支持下的研究大协作;第二是得益于袁老师作为技术带头人,他的技术战略思维以及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罗孝和说,希望年轻一代继续发扬创新精神,真抓实干,把我国领先的杂交水稻技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