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从草树藤菌中悟人生(有声)
......(节选)
看到那黏性十足的藤蔓,你定会被那“借力而上,蜿蜒向前”的智慧所吸引。爬山虎没有树的挺拔,却能借着墙壁向上蔓延,把整面墙染成翠绿;黄瓜藤没有草的柔韧,却能顺着支架攀爬,在架上结出香甜的果实。藤总是懂得顺应环境,借助外力实现生长的目标。这并非没有骨气,也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怀有灵活的生存智慧,恰如做人当有的通达。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却能在黄州“竹杖芒鞋轻胜马”,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他不与命运硬抗,而是借着文字抒发情怀,借着山水安放心灵,最终在逆境里活出了豁达与通透。做人也当学学藤,学它顺势而为的灵活,学它借力成长的智慧,学它在困境里也能找得见新路。因为,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一片坦途,懂得转弯,学会借力,才能在复杂的境遇里始终向前。
再看看那菌,你也一定会有 “于无声处,滋养万物”的心灵触动。它长在腐叶下、泥土中,没有草的青翠,没有树的挺拔,甚至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可它却在默默分解枯枝败叶,将养分归还土壤,为来年的草树生长积蓄力量;它还能与植物的根系共生,帮树木吸收水分和养分。这是一种默默的奉献,一种无声的担当,恰如做人当有的内敛与善良。就像那些隐姓埋名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钻研,为国家的科技进步默默付出;像那些活跃在社会上的志愿者,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他们如菌般低调,却用自己的行动滋养着社会的根基。做人当学菌,学它默默奉献的品格,学它互利共生的胸怀,学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价值。因为,生命的意义从不只在于被看见,更在于为他人、为世界留下些什么。
草、树、藤、菌,大地上的四类植被,实际上蕴含着做人的四种智慧。它们生于大地,长于自然,用各自的生存方式告诉我们:做人既要像草那样坚韧,也要像树那样挺拔;既要有藤一般的灵活,也要有菌一般的奉献。我们与它们生活在一起,不能只把它们当风景,更该以敬畏之心去学习、去感悟:学草的扎根,让人生有厚度;学树的向上,让人生有高度;学藤的灵活,让人生有广度;学菌的奉献,让人生有温度。
当我们能从草树藤菌的身上读懂生存的哲学,便能在人生的风雨里保持从容,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顽强。毕竟,最好的人生,从来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模样,而是像草、像树、像藤、像菌那样,扎根大地,向阳而生,顺势而为,默默奉献,最终活成自己最丰盈、最有生命力的状态。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