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稻 装满人类的碗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我的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涂。我还会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干到‘100后’。”

  “现在双季稻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将来一季稻要达到亩产1200公斤,双季稻要达到亩产2000公斤。”

  2020年11月3日,在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新闻发布会现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笑容可掬地说。

  音容笑貌宛如昨日,痛惜斯人今已远去。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袁院士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离去,留给人们无尽的悲痛和思念,他的伟大成就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最先提出“杂交水稻之父”这一称呼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说过:“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毕生追求是“不让老百姓挨饿”

  “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院士毕生的追求和梦想。直到2021年初,袁院士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即使在长沙住院病危之际,他每天挂念的还是水稻。“袁隆平院士在术后问我们的第一句话,‘今天多少度?’,护士说‘28℃’,他说‘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

  这份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深层热爱,从袁隆平决心选择水稻作为毕生事业时就已扎下根基。

  因为幼年一次参观园林场,“红红的桃子、紫色的葡萄、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袁隆平特别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困难时期成千上万的人受到饥饿威胁。对此有着刻骨印象的袁隆平说,“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他最先从旱粮作物起步,搞无性杂交。但优势不可能遗传,研究来研究去,收效甚微。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在学校试验田里选种的袁隆平,惊喜地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穗子比普通稻穗要大许多。由此开始了他的世界性大课题——杂交水稻研究。

  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他开创性地提出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而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雄性不育株,也就是杂交水稻的母本。因为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冷言冷语很快扑面而来。

  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选择用事实说话。

  1964年夏,袁隆平手持放大镜,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大海捞针似地在稻田里逐株逐穗检查。等到水稻雄性不育株找到的时候,经过烈日连续的烤晒,他黑上加黑,得了个“非洲人”的外号。

  通过矢志不渝地科学试验,两年后,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首次描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病态”特征,明确表述了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受到中央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并因此获得比较宽松的科研环境。

  然而,杂交水稻的研究充满艰辛。经过多年艰苦探索,1972年才育成第一批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第二年才测配出第一批恢复系,从而实现三系配套。然而,最初试种的杂交水稻,杂种优势都表现在稻草上,出现了“谷少草多”的现象,遭到了质疑和嘲笑。

  袁院士科研团队多名成员提到过他的一个特质——乐观。袁隆平没有气馁,而是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带领大家于1974年选育出以南优2号为代表的强优势组合。当年,湖南水稻所种植,首次取得了亩产1010.84斤的高产。

  1975年,湖南、广西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种植杂交水稻超过4000亩,1976年在全国推广228万亩。种植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优良,产量普遍比常规稻提高20%。

  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夺取绿色王国的第一块金牌

  “名扬四海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全国特等奖,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一九八三年全国推广已超过一亿亩,平均亩产过千斤的县大批涌现……充分显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夺取了绿色王国的第一块金牌。”1984年3月,袁隆平在《绿色王国的第一块金牌》里写道。

  在这篇文章中,他通俗易懂地解释了“杂交水稻优势”:要使水稻杂种优势取得大幅度增产,首先要大量的杂交种子;但水稻雌雄同花,花朵小,一朵花只能结一粒种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根据遗传学的原理来培育水稻“三系”,即“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三者共居一个和睦协调的“家庭”,既分工又合作。不育系有赖于保持系来传宗接代,这就是不育系繁殖;不育系又有赖于恢复系生产杂交稻,这就是制种。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三系法”育出的品种具有稳定育性,但育种所需的恢复系、保持系材料难以获得,导致配组受到极大限制。上世纪80年代,杂交水稻的发展进入徘徊阶段。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1987年,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由袁隆平担任这一项目的负责人,组织全国协作攻关。然而,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同样充满坎坷。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终于获得成功,产量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公斤至1500公斤。

  2014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院士捧回一个鼓舞全体农业科技工作者、全体湖南人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袁院士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这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历经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关键技术上得到了突破,确保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2012年,全国累计推广两系杂交稻4.99亿亩,增产稻谷110.99亿公斤,增收271.93亿元。杂交水稻还在越南、缅甸、印度等多个国家引种推广,为解决世界的饥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个梦想正在走向现实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未来谁来养活中国?”随后,中国农业部于1996年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走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纪录。

  目前,该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目前正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如果按年推广2亿亩计,年增粮食至少可养活数千万人口。这是对“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疑问最有说服力的回答。

  袁隆平曾多次畅谈过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为了实现这两个梦想,袁隆平带领团队在不停奔忙。

  去年9月,袁院士90岁阳历生日。他在生日会上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是我80岁时许下的生日愿望,在2014年已经实现。今年我90岁了,我们的超级杂交稻双季亩产量有望达到1500公斤。”

  去年11月,由袁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1号”。当时,袁院士说:“3000斤意味着离‘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

  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优势有那些?袁院士曾介绍,它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限,两系不育系可能因天气原因导致制种失败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稳定不育的,且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

  目前,袁院士科研团队正在选育一批优质、多抗、广适的优势组合,推动它的产业化进程,让第三代杂交稻真正造福全人类。同时为实现袁院士的两个梦想继续奋斗,“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已成为团队共识。

  谈到“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院士常常说,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则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亿至5亿人口。可喜的是,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这项技术也是我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

  “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袁院士一生获得过大堆重量级勋章和奖杯,但他有着鲜明的价值观。

【作者:】 【编辑:张日】
关键词:袁隆平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