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口呼吸的感觉,真好”,这所绿色学校为折枝办了一场诗歌会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 通讯员 蔡汝先)“这还是那些无用的折枝吗!大家的作品都好精彩!”22日,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白箬中心小学结合“世界地球日”和“世界读书日”主题,孩子们以一场独特的折枝艺术和诗歌朗诵活动,用书香点亮文明,以诗歌添彩人生。
在折枝游戏中,无论是捡起一枝还是十枝,一年级的孩子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方式,这些也被他们记录在一首名为《怎么都快乐!》的诗歌中。二三四年级的孩子则为校园中断枝的树木进行了诗歌仿写,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树木曾经的茂盛与美丽,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五年级的学生则将收集来的折枝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园林盆景装置,捡来树桩当展台,运用竹榫结构固定,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对自然美的感知,也体现了他们对环境的珍视,“人要像树枝一样,皮可以有变化,颜色可以有变化,地点可以有变化,但是‘芯’不可以变。”学生伍一尘写道。
六年级的孩子们以折枝为灵感,完成了共创接龙诗歌。每个孩子独立写诗,然后挑选自己的诗歌中最喜欢的部分,接续成长诗,三个班级共同创作出了三首长长的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地球未来的憧憬。“风吹日晒就是成长的代价,可大口呼吸的感觉,真好!”学生建雅婷告诉记者,她最满意的是这句诗。
在活动中,语文老师启发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创作诗歌,美术老师引导孩子们运用不同材料和展览形式,将每一幅画作、每一个装置变成传达环保信息的有力载体。所有作品在三楼美育空间进行集中展示,孩子们在这个特别设置的空间里轮流朗诵自己的诗歌,用满室书香点亮“文明之光”。“没有移植成功的凌霄花藤用来悬挂作品,废弃的纸张做成手工纸书写诗歌,挂作品的毛毡版也是录播室装修的边角料……布展的过程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贯彻环保意识。”展览负责人蔡汝先老师介绍。
“这场活动不仅是关于树枝的艺术和诗歌的盛会,更是一次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刻实践,同时也是落实学校“自然教育+N”跨学科融合特色和国家美育浸润行动的一次成功尝试。”校长曾雪芬介绍。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