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观影隐藏福利 长沙影院藏着一座会动的非遗博物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 通讯员 焦先觉)五一假期第二天长沙再迎火爆出圈时刻:截至5月2日17时,长沙84家等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92.87万人次,橘子洲、麓山、长沙滨江文化园位列前三;20家住宿单位当日接待8742人次,营收776.514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13%、21.59%;15家文化文博单位接待5.133万人次,同比增加38.05%;16时瞬时客流达全天峰值182.4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这组亮眼数据,不仅展现了长沙文旅的强大吸引力,也为“跟着电影赏非遗”等特色活动提供了庞大的受众基础。
“影”遇非遗 解锁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5月1日至3日,“跟着电影赏非遗”活动在长沙启动,明油纸伞、拓印、女书、漆扇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MC影城奥莱店、中影国际影城星沙永旺店、保利影城24品店、潇湘青春影城海派店等影院,给影迷带来“电影+非遗”的沉浸式体验。
春节档电影《哪吒》的爆火,引发全国观众对于进影院观影及“中式美学”的热情。本次活动聚焦“五一”档,充分利用黄金档大片聚集、市民走出家门的时机,将非遗巧妙融入影院场景。活动期间,参与活动的影院在现场设置非遗展示区,邀请明油纸伞、剪纸、铜官窑、漆扇、女书和蓝染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的非遗技艺,讲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影院还专门开辟非遗体验区,针对拓印、漆扇等互动性强的非遗项目,开展现场传习教学。传承人驻场指导,手把手带领观众亲身体验非遗魅力。
活动现场,“纸影技艺”第七代传人蔡絮才耐心地教小朋友剪纸:“首先将纸张折叠,勾勒出线条……”他生动地讲述着剪纸的文化背景与寓意故事,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蔡絮才感慨:“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对剪纸感兴趣,和他们互动教学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实践。”在潇湘青春影城海派店的非遗体验区,“零基础玩转传统手作”挑战吸引了各年龄段观众。铜官窑陶器、蓝染、明油纸伞等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大家都跃跃欲试。影迷张女士兴奋地分享:“本来只是来看电影,没想到现场学会了非遗蓝染技艺。电影散场后,发朋友圈都充满了文化韵味!”
此外,结合“五一”档上映影片,代表性传承人们也精心创作了融入电影元素的非遗文创产品,实现现代电影影音技术和传统非遗手艺的深度融合。各大影院也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相关非遗产品推出非遗优惠套餐、粉丝应援套餐、亲子欢乐套餐等产品,进一步丰富观影体验。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长沙市电影业协会指导,旨在助力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搭建非遗传承传播平台,浓厚全市电影氛围,引导观众回流,打造影院“电影+”沉浸式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接下来,非遗集市将在黄金档、周末档陆续走进全市各影院,给全体市民更好的观影体验。
“潮”集烟火 激活非遗传承新活力
从“跟着电影赏非遗”活动的精彩亮相,到长沙“五一”期间非遗集市的热闹开市,非遗正不断焕新文旅新场景。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在这里碰撞,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长沙街头巷尾悄然展开。
橘子洲长沙非遗馆门前,16家摊位有序排列,蒸腾的热气、馥郁的酒香、翻飞的丝线,交织成一幅鲜活灵动的流动市井画卷。“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摊前,游客们捧着陶碗,轻轻啜饮,甜酒的醇香在舌尖散开;隔壁的“麻姑井黄酒”,琥珀色的酒液静静流淌,承载着老长沙“慢工出细活”的饮食哲学;“浏阳素食菜”用酸甜的滋味诠释着“素心即美味”的境界;“岳麓山茶”的明前嫩芽、“王胖子炒货”的炭火焦香、“浏阳蒸菜”的二十四节气山珍,每一种味道都似有魔力,牢牢勾住往来游客的鼻尖,引得人们驻足品尝。
5月1日开幕的“雨花非遗生活节”以“劳动最光荣 焕心生活节”为主题,深度融合非遗传承与环保精神,通过闲置物循环市集等环节倡导传统美德与环保理念。雨花非遗馆内的生活市集有湖湘传统小吃、非遗技艺手工艺展示,还有闲置市场、趣味游戏区;“拾遗游园”主题活动含4大主题、18大非遗手工,打卡集章可兑礼;东广场舞台上演川剧变脸、小丑杂耍等表演。活动以“场景活化”理念,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既能观赏非遗技艺,又能亲手参与,感受非遗魅力与日常趣味,吸引年轻人关注非遗。
在一个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集市里,“让非遗‘活’在当下”不再只是一句口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热情满满,不仅展示着自己的匠心之作,还手把手教游客“玩转”非遗。非遗集市的开市,不仅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更让非遗真正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文旅新场景中的一抹亮色。在这里,游客既能大饱口福,品尝到地道的非遗美食,又能动手体验,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沉浸式感受非遗的博大精深。相信在未来,这样充满活力的非遗新场景,将吸引更多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