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龄男孩反复被疝气折磨,微创治疗解决发育隐患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4日讯(通讯员 曹晗)6月初,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外科周小渔主任诊室来了一个出生2个月的小患者枫枫(化名),枫枫妈妈向医生介绍道,孩子出生时被查出有“右侧腹股沟斜疝”,医生告诉枫枫家长,正常情况下一般选择体重大于5千克,月龄大于2个月即可手术,早日手术可有效避免肠管嵌顿带来的风险,但由于枫枫是32周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5千克,所以没能及时处理。
孩子出生的这两个月以来,反复被疝气问题折磨,每当情绪激动、大哭大闹时,私密处就会鼓起一个显眼的肿块,一旦平静下来或躺下休息肿块又会消失。眼看着孩子这样来来回回地折腾,健康状态越来越差,全家人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就下定决心来院做专业处理。

经过检查,枫枫被确诊为患有“右侧腹股沟斜疝”,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儿疝气”,民间又有“小肠气”“气蛋”等俗称。医生告诉孩子父母,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因胚胎期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当孩子哭闹、咳嗽、便秘等导致腹压增加时,腹腔内容物可经未闭的鞘状突出,形成疝气。如果疝气发生嵌顿,也就是突出的内容物不能回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坏死等危害。像枫枫这种经历了2个月的哭闹,该侧疝气已经出现反复多次的嵌顿情况,是非常危急的,建议立即进行手术。
参与本次手术的医护团队介绍,由于枫枫属于“小年龄低体重”的特殊患儿,所以实施该手术难度较大,对医疗资源配置的要求、手术精细度的要求以及麻醉的技术要求都极高,这对于医院手术团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手术团队经过与多学科专家组会诊协商,院方决定联合拥有30多年丰富的儿外科手术经验的周小渔教授以及麻醉手术部唐岩峰主任团队,共同完成这一挑战。
手术前,医生团队向枫枫家人介绍了本次手术的方式,是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STORZ高清腔镜下的微创治疗,也是现阶段精准可靠的手术,术程短、创伤小、恢复快,入院→手术→出院,24小时即可完成。
最终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枫枫实施了疝气手术,这不仅彰显了草莓医院儿外科在应对这种“小年龄低体重”的特殊病例时的出色能力,也体现了麻醉科在保障患儿手术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术中全程采用的是儿童专属麻醉方案,由经验丰富的小儿麻醉医生全程管理。实时监测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确保麻醉风险可控。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