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评论员 白木
“矿都”放言:“家里有‘矿’,不服来战!”
“工程机械之都”接梗:“周末‘挖矿’,‘郴’不住别硬撑!”
9月20日晚,郴州市体育中心的灯光璀璨。“湘超”联赛常规赛第二轮,长沙队客场挑战郴州队,双方冒雨拼了90多分钟,最终0比0握手言和。
足球是圆的,战平也是一种结果。长沙队场面占优,可惜得势不得分,郴州队的防守固若金汤,年轻的门将刘翔多次化险为夷。两队为球迷观众奉献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球迷为两队精彩表现鼓掌、喝彩。
此夜,没有输赢,只有共赢。不仅是两队共赢,更是“湘超”共赢、湖南共赢。
踢出了湖南人的精气神,为湖湘形象增光添彩。90多分钟的对决里,长沙队的进攻如猛虎下山,每一次穿插跑位都透着一股当仁不让的冲劲;郴州队则化身坚韧的磐石,防守密不透风,一有机会就发起反扑。汗水、雨水湿透球员们的“战袍”,他们紧绷的牙关,以及轻伤不下火线的决绝,都在诠释着湖湘文化里“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底色。这股拼到底的精气神,不只为输赢,更为对足球的热爱,博得全场观众一次次鼓掌呐喊。
擦亮了“湘超”的品牌,让湖南体育名片更显鲜亮。湖南从不缺亮眼的标签:“工程机械之都”的硬核实力、“广电湘军”的文化影响力,以及三大球赛场上不俗的实力,唯独少了一个能让全国记住的本土赛事品牌。而今,响当当的“湘超”填补了这项空白。自9月7日开赛以来,“湘超”的进球狂潮和精彩对决令人刮目相看,微信指数排行榜上,它连续多日领跑榜首,力压苏超。当晚,长沙队与郴州队的攻防大战,更是为“湘超”的热度再添一把火。当越来越多人讨论“湘超”、期待“湘超”,这个赛事已然从本土赛场走向全国视野,成为湖南体育的新名片。
带火了全民运动,让足球的快乐浸润每个角落。比赛现场,看台上的人群汇成了欢乐的海洋,球迷们身着球衣和雨衣,跟着节奏挥动双臂,高呼“加油”的口号。无论是犀利射门,还是飞身扑救,全场球迷都为球员们的拼搏欢呼鼓劲。“湘超”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湖南人对足球的热情,让运动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全民共享的欢乐盛宴。
催热了文旅经济,让“足球搭台,文旅唱戏”烟火气十足。足球的魅力从不局限于赛场,更延伸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就像“湘超”揭幕战时,9.9元的亲民门票吸引了大批观众,催生了4.4亿元的经济消费。当晚的郴州,同样因这场比赛焕发活力:外地球迷赛后走进街头巷尾,品尝栖凤渡鱼粉、临武鸭;周边景区迎来客流小高峰,民宿老板忙着接待看球的游客。足球与文旅的碰撞,让一座城的烟火气愈发浓烈。
终场哨响,但“湘超”的魅力仍在释放。在“湘超”联赛里,没有所谓的“输家”——球员展现了体育精神,赛事擦亮了湖南品牌,全民享受了运动快乐,城市收获了文旅活力。这,就是“共赢”的真谛,也是“湘超”带给我们宝贵的礼物。
冷雨夜,战意酣。恭喜长沙队、郴州队各取一分。终点未至,奋斗不息。请两队收拾心情,重新出发。你们的下一场比赛,值得我们继续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