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华:一条街的变迁

  刚参加工作那会,单位领导把我带到一个车水马龙的地方,指着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对我说,那栋房子,6楼就是你的房间,4人住。这栋楼的边上,有一条短短的大街,东起韶山路、西止韭菜园。两边店铺林立,人车混行,热闹非凡,如同一个县城的集市。

  这就是文艺路。据说是因著名教育家曹典球,1927年在附近创办文艺书院,后改名文艺中学而得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育才小学在这条路旁,省政府后门也开在这条街上,都是矮矮墩墩的房子,朴实得近乎憨厚。

  而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农村出来的孩子,憧憬着城市的繁华,这种看似繁杂的街市正是我的梦想。在这里,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老板慵懒地在躺椅上喝着茶,员工卖力地招徕顾客,录音机里高分贝地放着流行音乐。摊贩们自觉地与门面保持一定空间,支起五颜六色的棚子,卖着五花八门的东西,把偌大的街道挤成了一条窄窄的巷子。晚上依然灯火辉煌,叫卖声不绝于耳。

  在这条街,可以买到我生活中想要的任何东西,甚至还有一家小小的借书店,虽然几乎都是金庸等的武侠小说。也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妻子,我们都喜欢这个地方,经常在文艺路上溜达,它的脏乱差、它的嘈杂,在我们看来都是烟火气的平常。

  每当大雨来临,街道上会积水,留泥井也会涌出污渍,人无法行走,雨后,地上厚厚的淤泥,臭气扑鼻。随后几天的萧条如同海啸后的荒凉。即使是晴天,只要风一吹,必定雨棚纷飞,灰尘扑面。这时,我就想,每天早上那一地的狼藉,还有那不堪重负的基础设施,甚至晚上扰民的噪音,不应该是这个美丽城市的形象……

  后来由于工作变动,我离开了文艺路,那些记忆也就慢慢模糊了。只知道,华侨大厦已经建好了,火爆的湖南经济电视台就在文艺路口,不知那些曾经的店铺和商贩怎么样了……

  同样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必须到解放路一带定居。而这时的解放东路与解放路拉通,文艺路并入解放中路了,一条通衢的大道直达美丽的湘江,只留下了文艺路口的地名。街道门面整齐有序,干净明亮,一副准现代商业的模样。同样还是热闹繁华,还是熟悉的烟火气息,这让我们欣喜不已,决定将家就安在这里。

  几乎是一夜之间,许多的服装店在解放中路聚集,店面大都装修豪华,衣品高档,购物的摩登女郎和开店的时髦女老板们穿梭其间,成为这里美丽的风景。整洁干净的街道,白墙青瓦的民居,质朴厚重的木质窗棂,花木缤纷的游园,整洁雅致的巷道两侧,精美的景观长廊集生态绿景、文明小品于一体,崇善扬礼的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只有店铺依然林立,人员依然川流不息,商业气息更为浓郁。深厚的商业底蕴、优美人文风韵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了完美对接。

  在现代汉语词汇里,“文艺”意喻着美好与浪漫。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还是建设者。我坚信,在长沙幸福宜居的丰饶土壤上,鲜活的城市文明一定会蓬勃生长,枝繁叶茂。

【作者:郑志华】 【编辑:黄能】
关键词:芳华岁月征文 文艺路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