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赏花的人

      黄芳

      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白兰花、紫玉兰一嘟噜一嘟噜都开了,一昼夜,一转身,一眨眼。

      昨天还是阒寂无声,今晨便已鸟雀啾啾,低首还是褚褐灰青,抬头已是柳绿花红。

      昨夜还裹在厚厚的袄子里瑟瑟发抖,今朝已春装上阵,“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说的仿佛不是袁公笔下的北方郊野,而是今朝春来的湖湘大地,千百年间,似乎什么都没改变。

      风筝飞起来了,蛰伏了一冬的老鹰、蝴蝶、蜈蚣,迎着绯红的云霞,虽有些摇摇摆摆,却迫不及待要去追逐微暖东风,扶摇直上九万云霄,孩子们欢喜着他们的最爱,我们奔向我们的绯红,是的,奔向那梅林。

      冷冽中含苞的梅,走过寒霜,曾经艰难挺进,如今全速航行,掀起花浪阵阵,香瀑层层。远望,氤氲一片如火如霞;近看,粉粉嫩嫩笑靥如花;细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轻嗅,香雾阵阵缱绻醉人。这一朵藏于枝头躲着猫猫,那一朵扑哧一声笑得响亮,这一枝旁逸斜出不甘寂寞,那一枝隐于花丛独自芳妍。游园的人群,举着手机在云霞前左拍右摄;爱美的姑娘,鬓角别着刚折的一朵梅花双眸顾盼;拄杖仰观的老者,口中念念有词,许是在默诵某首绝妙好词。更有那为赏梅支起天幕围梅煮茶聊天的,伴着落英翩翩起舞的,抱着阿猫阿狗花树下打盹的,身着彩妆拉着同伴花树摆拍的,不一而足。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今日看花盛况,一点不夸张。平时很难碰面的朋友,看花路上屡屡相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心中思忖,都怕花儿使性吧,打开了心扉就浪个没完,一声吆喝,就要大摇大摆扬长而去了吧,不倾巢就赶不上趟了!真是不到梅林,不知春色如许,不见层叠人群,感受不到按捺不住的心跳。

      梅开须珍惜,青春当珍重。

      记得春晚一曲《喜上眉梢》将简约隽永的中国风推向极致。松枝为骨,喜鹊登枝,朱砂点喙,鹊尾发饰,将人带入春寒料峭的江南二月。一群梳着高髻,楚腰纤纤的翠纱女子,扇动双臂,轻转胸腰,柳眉微挑,宛如青绿山水间跃动的喜鹊精灵,一边将傲骨揉进水袖,一边将苍劲折进腰肢,玉指纤纤间,又幻作新蕊初绽。

      日月如梭。记忆中盛放物件的瓷坛,素坯白釉红梅,一枝便添韵味。儿时睡过的架子床,简朴的床栏窗框上,点染几朵梅,枕过的雪白枕套上,绣的是梅,花花绿绿的被面上开的是梅,鲜妍明媚幽香四溢,连梦都是香的。虽然知道此梅非彼梅,但观赏和装饰,还得这红梅,而一直钟爱的腊梅呢,做个清供,琢个玉雕还可,若装饰门庭增添氛围,还是红梅有烟火气。

      记忆中又飞到贴有喜鹊闹梅窗花的窗棂,飞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晨读吟诵,飞到“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做梦年纪。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佂衣。”“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这株开在华夏血脉里的花,早已成为某种精神图腾。而我更关心的是,梅开过,紧接着是杏花、樱花、桃花、梨花……蕨菜、鼠曲草、折耳根……“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待到各色花儿走秀T台,各种野味野菜轮番出场,春,便又老去一岁。

      快来快来,这儿还有一树繁花!梅林深处又传来呼喊。

      果真,其他梅树繁花渐衰落英纷纷时,这一树还花苞待放,一朵朵含羞带笑,盈盈可语。花将开未开,柳条将舒未舒,麦田浅鬣寸许,含一份期待,存一份希望,多好的状态!可惜时光终不我待,暮色渐渐四合,人们衣襟染香,手机相册里存着千百种梅的姿态,眼中溢满蓬勃劲发的生机,以及有花折时尽须折的不尽欢喜。

      爱花赏花的人,也算没有辜负春天。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