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绿水青山绘就和美共富新图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桥驿实践

      朱华 邓艳红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以下简称“两山”理念),为新时代绿色发展擘画了方向。二十年来,这十字箴言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无数“生态变现”的鲜活故事。

      在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黑麋峰村,一场“绿色逆袭”正在上演:昔日的省定贫困村,如今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山水会客厅”。山腰处的仙麋湖畔,村民周婷在自家开设的云上山居民宿内忙着招呼客人。三年前,她返乡创业,如今年收入超40万元,“家门口的绿水青山,真成了‘幸福靠山’!”

      黑麋峰逆袭之路正是“两山”理念实践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桥驿镇抓牢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以树立全域农文旅融合新样板、特色农业新品牌、宜居宜业宜游新环境、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标杆为目标,打出治水复绿、村庄焕新、产业升级组合拳,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全国千强乡镇、全国环境生态镇、国家卫生乡镇、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等荣誉接踵而至。在这里,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环境之变 多措并举重塑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的“颜值”越高,金山银山的“价值”就越大。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从“环境之痛”到“人居之福”,桥驿镇是如何做到的?

      7月15日,由长沙市农业农村系统近百人组成的观摩团走进群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清水秀、村美民富的新画卷。而时光回溯到十年前,这个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示范村还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垃圾填埋场周边污水横流,空气中总是飘着异味,村民连窗户都不敢开。黑麋峰深处也因为山高地荒而人烟稀少,无产业无收入。”桥驿镇干部回忆道。

      “必须守护好生态底线,实现发展转型升级!”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生态治理攻坚战在桥驿镇打响。

      站在黑麋峰山巅,千年四照花迎风招展,群山如黛,碧水似镜。“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智慧林火监测系统,24小时监测林区温度、热度、光度及烟感,守护这片绿色宝库。”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郭义介绍,通过“人防+技防”,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始终保持在82%以上,负氧离子浓度常年在每立方厘米3000个以上。

      环境治理,最终是为了让群众住得安心,在家门口就能见着风景如画。

      在沙河岸边,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我们实施了控源截污、生态护岸等工程,让昔日的臭水沟变身景观带。”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桥驿镇以河长制为抓手,大力开展“美丽幸福河流”建设,投入数千万元进行综合治理,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样板河湖。而今,10公里长的滨水生态廊道已然成型,沿岸慢行步道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桥驿镇生态事务中心副主任刘子琳细数着环境整治的成果:近年来当地建成18处人工湿地、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60个窨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21个垃圾分类亭让垃圾分类减量率达97%;以美丽屋场建设为抓手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6094座;40个美丽宜居村庄点缀在山野之间,思益示范片更成为网红打卡地。

      “大交通格局”的逐步成型,则让桥驿镇人流物流的畅通度持续提升。茶长高速(在建)、北横线(筹备中)、芙蓉北路等交通要道纵横交错,S210岳阳汨罗至长沙望城公路高等级城际快速通道已顺利通车,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高速公路望城区桥驿镇段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一套生态治理“组合拳”打下来,桥驿镇的环境彻底变了样:大山深处,因变而兴;沙河两岸,风光正好。

      产业之变 逐绿前行构筑发展高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桥驿镇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助推绿色能源集群强势崛起壮大,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

      8月6日,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踏上望城土地,走进黑麋峰深处的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望城友好·青年有为”为主题开启研学之旅。这场研学恰似一扇窗,让青年们亲身感受“两山”理念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催生出产业蝶变。

      作为长沙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核心枢纽,军信环保正以智能化技术书写着“点废成金”的传奇。在这里,生活垃圾经焚烧发电工艺转化为清洁能源,日均输送电量达400万千瓦时,足以满足110万城镇居民的用电需求。跟着工作人员的脚步,大学生们依次探寻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处置、餐厨垃圾处理的全流程。当巨大的垃圾抓斗将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精准投入焚烧炉,最终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流时,惊叹声此起彼伏——这份震撼,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鲜活的启蒙课。

      多年来,这片土地始终将生态理念深植产业发展的根基,悉心培育绿色产业的参天大树,让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黑麋峰山腹,上下两座碧蓝水库隔山相望,随着水位一升一降,清洁电能源源不断汇入电网——这便是被誉为超级“充电宝”的长沙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而不远处,总投资约120亿元的中能建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稳步推进,其人工硐室实验室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桥驿,以抽水蓄能发电、军信垃圾焚烧发电、中能建空气能发电为主体的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年发电达32亿千瓦时,年减碳量超30万吨,相当于植树1800万棵,标志着长沙重要生态屏障区的绿色能源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而今,从环保能源供给到高端制造协同,桥驿镇的产业版图在生态红线内不断拓展。

      桥驿镇依托“长沙城区最高峰”的独特生态优势,引进黑麋峰滑翔伞基地,一举填补当时长沙滑翔伞市场的空白。“在当地的支持下,滑翔伞生意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驴友、登山爱好者等人群前来游玩。”见证当地巨变的黑麋峰滑翔伞基地负责人朱小勇如今已成为桥驿镇杨桥村的新村民。

      据悉,黑麋峰每年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50余次。环法自行车赛中国挑战赛、全国山地自行车速降积分联赛、户外登高赛、滑翔伞定点联赛等赛事持续升温。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荣获湖南省素质教育基地、湖南省自行车运动基地、湖南省登山户外运动优秀单位。全域旅游多点开花,“天上飞、水上漂、地上跑、山上住、林中游”的文旅业态布局成片,年均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综合文旅效益破亿元。

      “我们正在申报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桥驿镇党委书记谢立雄说。

      多元产业不断向绿、向新,为桥驿镇筑牢了绿色发展底座。2024年,全镇完成税收2.8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达21.2亿元,新增“四上”企业6家,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乡镇前列。

      乡村之变 农文旅融合擦亮幸福底色

      今年年初,2024年《全国县镇发展报告》揭晓,桥驿镇跻身全国千强乡镇第765名。这份成绩,印证了其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上的扎实成效。近年来,桥驿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将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价值,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北大门的杨桥村,如今成了“网红地”。草地帐篷点点,咖啡馆、书院与民宿错落乡间,节假日游客接踵而至,民宿农家乐预订火爆。“现在的人气,8年前想都不敢想。”村党总支书记易泽宏感慨。2016年,村里无产业无项目,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7万元,如今却已有数百万元。滑翔伞基地“引流”,让高空玻璃漂流、栈道、全地形车等项目落地,更多“新村民”也陆续安家,为村庄添了活力。

      村庄富了,村民腰包也鼓了。村民李鑫刚曾靠朋友圈卖坛香萝卜,借游客激增转型电商,直播带货让特色美食走红。如今他开起加工厂,年销售额近千万元,小生意成了带动乡邻的大产业。

      这样的蝶变也发生在黑麋峰村。“2019年前,全村3800多人有400多人在外打工,200亩茶园几百块租金都没人租。” 村党总支书记周业西感慨万千。如今,村里基础设施改善,新潮项目引进,32家民宿农家乐迎客,6家成网红;茶园能玩高空滑索、能体验采茶制茶,成了 “香饽饽”。外出的年轻人回流,绿水青山间生长着幸福与希望。

      好山好水滋养出优质农产品。桥驿镇依托河汊、池塘、空地多的优势,挖掘铜鹅养殖特色产业,推动庭院经济与乡村文旅融合。“铜鹅好养不易生病,吃杂草,成本低。”洪家村脱贫户周仕钢指着池塘里上百只铜鹅笑着说。目前,全镇铜鹅养殖户已超200户。

      如今,桥驿镇乡村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望驿红、红色驿家、北城小镇等重点农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生长,铜鹅、麋峰烟笋、高山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市场。

      环境提升,产业有了基础,乡村振兴如何升级?“把乡村当作企业一样来运营”是桥驿正在探索的新方向。

      2024年,望城区在全市率先引入乡村CEO机制,“85后”青年邓魁峰从500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黑麋峰片区的乡村CEO,负责杨桥村、黑麋峰村、沙田村三村的农文旅产业发展。一年来,他策划乡村音乐节、共享种地等活动,吸引项目、投资与客流,不断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桥驿镇又引进一名乡村 CEO,负责驿家片区运营,打造“红色引流、绿色富民”升级版农文旅融合模式。洪家村村支书代远对此充满希望:“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工作站旧址就在我们村里,我们成立了文旅公司,发展了铜鹅经济,现在有乡村CEO的加持,前景无限美好。”

      站在黑麋峰山巅回望,桥驿的绿色转型之路清晰可见:用一条条生态红线守护自然,把绿色转型深入到生产和生活中,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生态优势更稳固,发展动能更强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在这片热土上持续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