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风
老刘挑着两筐带着露水的辣椒往村口赶,刘婶跟在丈夫的身后,他们的脚步轻快而笃定。这条路,他们走了整整30年。30年前,刘婶嫁到长沙市莲花镇桐木村。她记得接亲那日路上的颠簸,记得她裙摆上沾满的泥泞。
清早五点半的桐木村233路公交车站台,已经热闹起来。菜农们互相打着招呼,老刘和大家一起把装满新鲜蔬菜的筐子搬上车。六点整,233路“菜农公交”准时启动。22公里路程,1小时车程,这趟“村村通”公交让田间的新鲜蔬菜直达市民餐桌,让村里的日子一天天变得生动活泛。
此刻,万鸟啁啾,车窗外是渐次醒来的田畴与山峦。这趟被媒体广泛报道而“出圈”的“菜农公交”,连接着沉睡的村落与苏醒的城市,仅仅是长沙城乡公交网络中的一个生动剪影。在星城大地上,超过200条类似的城乡公交线路,如同流动的血脉,日复一日地编织着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图景。
这一切变化的宏大背景,是国家推行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乘着政策的东风,长沙迅速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支撑。十余年砥砺前行,一条条羊肠小道化身致富通途,曾经藏于深山的静寂村落,蜕变为令人心驰神往的诗意田园。这不仅仅是一条条道路的延伸与升级,更是一部写在大地上的奋斗与幸福的壮丽史诗。
1000多公里的幸福路修到了2000多个村庄
“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古籍中描绘的莲花山景色秀美,却也曾因交通不便而养在深闺人未识。
“以前,这就是一条泥巴路,窄得很,上下山都很不方便,更别提发展什么产业了。”云盖村党总支书记谭宏伟对往昔的记忆依然清晰。
而此刻的秋日莲花镇,色彩斑斓。这条长约十公里的农村公路,串起了莲花山景区、圣峰果业产业园、滑翔伞基地、花海等众多旅游景点和农文旅项目。这条路,不仅是村民出行的便利通道,更是农产品“出山”、游客“进山”的黄金通道,悄然提升整个片区的发展气质。
这样的故事,并非莲花镇独有。在宁乡市灰汤镇双盆村,偕龙线路边的“百里鲜土菜馆”老板刘亲军提起27年前刚开店的日子:“路不好走,采购食材也得绕远路,成本高,还不新鲜。那时候,一天能接待十几个人就算不错了。”而如今的偕龙线,宛如一条飘逸的纽带,将爬山、品农家宴、泡温泉等特色体验完美串联,2024年,灰汤温泉度假区迎来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益5亿元。
在长沙县,一条名为青山铺—开慧红色旅游专线的公路,将天华调查旧址、陈树湘故居、开慧故里等红色地标,以及天华山、影珠山等风景名胜区紧密连接,在2023年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农村公路。开慧镇飘峰山庄负责人李锡铵深切感受到路畅带来的客流量,“红色旅游专线改造后,每年约有2万人前来体验。”
路网纵横,红色辉映。2015年通车的浏阳荷文公路,沿线串联起秋收起义纪念园、苍坊旅游区、王首道故居等多个红色景点。这条早已享有“湖南省最美乡村公路”“湖南省最美绿色通道”美誉的公路,在2024年再度入围了全国最美自驾精品路线20强名单,并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入围2024年全国“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路通人和,景美业兴。在望城区茶亭镇这条全长13.99公里的公路沿线,东城生态辣椒、智博蓝莓、保生杨梅、静慎黄桃等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一个500亩的大果油茶示范园,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为全国输送着优质的油茶种苗……
景观路、产业路、振兴路,20多亿元的投入,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5万公里旧路换了新颜,1000多公里的幸福路修到了田间地头,2000多个村庄更美更宜居。
“这不仅是平台,更是感知路脉的神经网络”
在浏阳的乡间,养护员站在公路旁,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触,脚下的路便“活”了起来——线路长宽、技术等级、附属设施、实时路况,如展开的数字画卷般清晰呈现。对着路面一处裂缝拍照的瞬间,一份智能养护工单已自动生成。这看似轻盈的一触,背后是一场公路治理的深刻革命。
曾几何时,农村公路蜿蜒在群山田野之间,如散落大地的毛细血管。传统的人工巡查、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让养护人员“跑断腿、记破本”,却依然难以及时捕捉道路的“伤病”与隐患。路,在沉默中老去。
而今,数字技术为乡村公路装上了“智慧大脑”。长沙将全域农村公路的道路属性、技术状况、沿线设施、养护历程、实时状态全部汇聚于“一张图”。鼠标轻点,任意一条路的“生命档案”跃然屏上——公路治理,终于实现了从“人追着路跑”到“路向人报到”的历史性转身。
“这不仅是平台,更是感知路脉的神经网络。”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越说。随着路网视频监控、智能传感设备不断接入,重点路段的车流脉搏、桥梁健康、边坡稳定,尽在实时感知之中。一旦数据异动,系统即刻预警,处置任务秒级下发——公路,第一次拥有了自我预警、主动呼救的能力。
在浏阳荷文公路,管养站站长冯伟手持智能终端上路巡查。“就像给公路装了‘健康手环’。”冯伟打了个比喻。他说,十年前,他们巡路得靠步行,效率很低。现在系统能自动识别绝大多数问题,他们只需看着系统按图索骥。他点开手机APP,项目规划、进度跟踪、资金拨付全程透明,路面裂缝、边坡滑坡等隐患刚一露头,便被系统精准锁定。
自动巡检、智能识别、精准量算,在望城区,养护中心路网信息事务部深化与交通、公安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探索无人机隐患,自动识别准确率突破90%,使得公路养护真正从被动抢险到主动守护。
夜幕降临,农村公路沿线的智能感应灯自动亮起。数据显示,这套智慧系统让长沙农村公路的好路率从73%跃升到95%,养护成本反而降了15%。
远处,无人机的指示灯在暮色中一闪一闪,继续守护着这条会“说话”的公路。
这是一条条路的重生,这也不仅仅是一条条路的重生,更是一部部写在大地上无字史书,是一根根通往未来的坚强脉络。
“以前路坏了,大家第一反应是找政府;现在路修好了,家家户户都主动护路”
一方“美丽屋场建设捐资榜”矗立宁乡市菁华铺乡陈家桥村的木家湾。榜单上,有50位村民的名字和捐款数额,排在第一的党员明灿,捐款达30万元。“明灿常年在外务工,原本打算捐5万元,听说项目要修沥青路,当即追加25万元。”陈家桥村党总支副书记付素清说。
一条路,凝聚了众多的人心与力量。付素清说,“共建共管共养”,使得干群一心。“以前路坏了,大家第一反应是找政府;现在路修好了,家家户户都主动护路。”付素清的感慨,道出了民心的转变。
在雨花区跳马镇的绿心中央公园三环旅游公路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罗永杰正在检查路缘石质量。“这条路我们不仅要建好,还要负责未来八年的养护。”实践证明,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的项目,后期养护成本平均降低了约30%,道路的使用寿命则能延长40%左右。
养路,不仅要保证其安全畅通,更要将其打造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实现“畅、安、舒、美”的和谐统一。在望城区,沙河湘江景观道沿江蜿蜒,路旁是连片的荷花虾、稻虾生态种养基地,沿途的农家乐、露营基地生意红火,这条公路本身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入选了“湖南省最美农村路”。而前文提及的长沙县青山铺—开慧红色旅游专线,则完美串联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交旅融合发展的典范,荣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截至目前,长沙已成功打造市级“最美农村公路”39条,这些示范路如同标杆和灯塔,引领全市更多的农村公路向着“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的目标迈进。
“通衢广陌,一路向阳”,这几个字刻在浏阳荷文公路旁的浏阳公路文化展示馆里,也印在浏阳许多村庄的村规民约之中,深厚的公路养护文化,正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深深扎根、发芽、生长。
“把每一条农村公路都变成老百姓的平安路、智慧路、致富路”
清晨六点的233路公交车,不仅载着老刘夫妇这样的菜农和他们的新鲜蔬菜,更载着乡村振兴的殷切希望,驶向繁华的城区。在长沙,“四好农村路”的运营,早已超越了“通行”这一单一功能,它如同强大的引擎,拉动产业、激活文旅、便利民生,深刻改变着乡村的发展格局。
目前,全市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约218条,投入运营车辆约1635台,随着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成功获评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路通业兴”的愿景,正逐渐成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日常。
新能源汽车普及后,长沙又盯上了“充电难题”。在浏阳市小河乡“画里小河鱼鳞坝”景区,16台快充桩整齐排列,每日可满足近200辆新能源车充电需求。“以前开新能源车来乡下,总担心没电回不去,现在有了充电站,再也不用焦虑了。”自驾游客李先生说。2023年起,长沙全面推进普通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充电站78个、充电桩964根,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乡乡全覆盖”。
物流,也是乡村产业的“生命线”。浏阳市大围山脚下的围山公社,一个500平方米的客货邮综合服务站里,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黄金梨。“今天上午要发700件水果,北京、上海、广州占了240件。”围山公社总经理陈方介绍,这个服务站融合了农产品展销、直播带货、快递收发、乘客候车四大功能,2021年以来已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帮助50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
在长沙,“四好农村路”早已超越了交通的范畴,通过打造“农村公路+”的模式,更让路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浏阳东南旅游精品自驾路线,2024年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入围“全国最美自驾路线20强”,沿途乡村景点游客络绎不绝;浏阳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的2.6公里村路“白改黑”后,推动这个“非遗生态村”发展出“非遗+研学”“非遗+民宿”新业态;长沙县金井镇的5.73公里茶产业路,让湘丰茶业实现从“有茶难运”到“机械化、智能化”的跨越,湘丰茶业如今也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超1200万美元,带动5.5万亩高标准茶园发展。
十年来,长沙农村居民收入从2.1万元涨到4.5万元,翻了一倍多。这些变化,离不开一条条通村达户的农村公路。
秋日的星城大地,天高云淡。一条条农村公路,在金色的稻浪、翠绿的茶园、斑斓的山林间迤逦穿行,它们连接着繁华城市与静谧乡村,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梦想,托举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愿景。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邓阳锋说:“要把每一条农村公路都变成老百姓的平安路、智慧路、致富路,让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