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全党的工作。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条例》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
传承百年智慧,“生命线”是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其“生命线”地位的确立与深化,源于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党深刻认识到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从聚焦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拓展到经济领域,确保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正确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任务如何转换,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始终是党凝聚共识、克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法宝。
立足时代方位,《条例》指引前行之路。《条例》的制定出台,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经验化”到“制度化”的跃升。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系统规定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内容,填补主干性党内法规空白,使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权威、稳定、长效的制度保障。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说明其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其次,它构筑了“大思政”工作格局的系统性支撑。《条例》要求构建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对企业、农村、机关和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新兴领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作出规定,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破解“条块分割”“协同不足”等问题,为形成工作合力提供顶层设计和制度依据。最后,它是应对风险挑战、凝聚复兴伟力的战略举措。《条例》通过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根基,为防范化解风险、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证。
聚焦落地生根,谱写思想政治工作新篇。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我们要以“生命线”的自觉,推动《条例》各项规定在基层扎深根、见实效。抓实学习宣传,筑牢思想根基;细化任务举措,压实行动责任;聚焦中心大局,务求实践实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化解干部群众的“思想疙瘩”与实际难题,让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最终体现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长沙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雨花区委党校讲师)

